【作者】成臻铭著
【出版发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8.06
【ISBN号】978-7-5004-7100-4
【页数】 544
【丛书名】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历史人类学文库
【原书定价】45.00
【主题词】土司制度-研究-中国-清代
一、内容提要
本书提出土司研究应该从土司区域的变动与土司城的变迁进行研究。即:清代土司城的地理分布与建筑布局、清代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清代土司的社会阶层与等级、清代土司家族政治文化、清代土司贵族生活方式、清代土司衙暑.清代土司政府的机构及其职能、清代土司地诓亢偷方行政系统等九个方面。进行土司区域的变动、土司城镇与陵寝政治文化、土司区域的政治文化结构、土司贵族生活方式、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等五个领域的研究。
二、作者简介
成臻铭,男,1963年3月生,土家族,湖南省桑植人。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士学位。1988年10月评聘为历史学助教,1997年8月评聘为历史学讲师,2003年8月评聘为历史学副教授,2008年10月晋升为历史学教授。先后在湘西民族教育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1987—2001年)、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务科研处(2001—2004年)、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004年——)等单位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现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专门史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吉首大学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吉首大学文物修复与文物鉴定室主任、民盟湖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
三、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一、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概况
二、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的意义
三、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的价值
四、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的内容
五、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章土司区的变动与土司城的变迁
第一节清初土司区的变动
一、清军人关前土司区的变动
二、清军人关后土司区的变动
第二节 “康乾盛世”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一、康熙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二、雍正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三、乾隆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第三节清中叶土司区的变动
一、嘉庆、道光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二、咸丰、同治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第四节晚清土司区的变动
一、光绪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二、宣统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第五节土司城的变迁
一、抚慰型土司城的变迁
二、政务型土司城的变迁
三、僧官土司城的变迁
四、羁縻卫所土司城的变迁
五、土弁型土司城的变迁
六、札萨克土司城的变迁
七、土屯型土司城的变迁
第二章清代土司城的地理分布与建筑布局
第一节土司城的地理分布
一、土司城地理位置
二、依山傍水的建筑选点
三、司署朝向不定
四、建筑用地无统一标准
第二节土司城的建筑布局
一、土司城内城的建筑布局
二、土司城外城的建筑布局
三、土司城城郊的建筑布局
第三章清代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第一节清代雍正以前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一、清初土司的政治抉择
二、康熙、雍正时期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第二节清代雍正以后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一、清代雍正以后土司与中央王朝的互动关系
二、清代土司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三、清代土司社会的动乱
第四章清代南方土司区的社会政治阶层与等级
第一节抚慰型土司区社会政治阶层
一、永顺宣慰司的石碑
二、抚慰型土司区的社会政治阶层
第二节土司区社会政治等级
一、抚慰型土司区的四个社会政治等级
二、政务型土司区的社会政治等级
第三节不同政治等级在社会政治分层结构中的作用
第五章清代土司家族政治文化
第六章清代土司贵族生活方式
第七章清代土司衙署
第八章清代土司政府的机构及其职能
第九章清代土司地方行政系统
第十章清代土司的政治文化特点
本书主要资料来源
后记